2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發布了“《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解讀”。 解讀中提出,未來三年是工業互聯網的快速成長期,工信部將從5方面、11項重點行動和10大重點工程,著力解決工業互聯網發展中的深層次難點、痛點問題,推動產業數字化,帶動數字產業化。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全新工業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是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抓手。
在持續深化融合應用方面,一是實施數據匯聚賦能行動,制定工業大數據標準,促進數據互聯互通。二是實施新型模式培育行動,推進工業互聯網新模式推廣工程,培育推廣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新模式。三是實施融通應用深化行動,推進工業互聯網融通應用工程,持續深化“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
在強化技術創新能力方面,一是實施關鍵標準建設行動,推進工業互聯網標準化工程,實施標準引領和標準推廣計劃,完成60項以上關鍵標準研制。二是實施技術能力提升行動,推進工業互聯網技術產品創新工程,加強工業互聯網基礎支撐技術攻關,加快新型關鍵技術與產品研發。 關于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下一步發展重點,解讀中提出,分為做大規模、做深應用、規范管理三大部分。
其中,做深應用方面,建設目的還是應用,不然就成了“爛尾樓”“斷頭路”,同時與建設相比應用的難度更大,將進一步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加強標識解析體系的深層次應用。
一是深化標識在各行業的推廣應用。通過組織開展全國工業互聯網標識創新大賽遴選典型案例加強示范推廣,特別是應對疫情,將拓展標識在冷鏈物流、應急物資等領域規?;瘧?。還將增強標識資源對接、測試認證等公共服務能力,建立產業鏈供應鏈標識數據資源共享機制,促進標識的行業應用推廣。
二是深化標識在各環節的應用。加強標識解析系統與工業企業信息系統適配,推動標識解析系統與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APP等融合發展,深化標識在設計、生產、服務等環節應用,發揮出標識在促進跨企業數據交換、提升產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和質量管理水平中的作用。
三是大力拓展主動標識。按照標識載體類型,標識應用分為靜態標識應用和主動標識應用。靜態標識應用以二維碼、射頻識別碼(RFID)、近場通信標識(NFC)等作為載體,借助掃碼槍或支付寶“掃一掃”功能等識讀軟硬件獲取信息。主動標識應用通過在芯片、通信模組、終端中嵌入標識,由網絡主動向解析節點發送解析請求,無需借助外部設備。這是下一步推動的工作重點,未來三年將部署不少于3000萬枚主動標識載體。